2019年11月29日下午,“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零五期)”暨河海、东大、南航三校社会学论坛在永利江宁校区厚学楼909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分别来自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永利三个学校的老师为同学们做主题讲座,众多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永利社会学系副系主任沈洪成副教授主持。第一位做讲座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武小龙副教授,他的报告题目是“新中国城乡治理70年的演进逻辑:共生理论的视角”。武小龙老师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不同治理阶段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有效把握和变革临界点的准确判定,试图揭示新中国城乡治理70年的演变规律与共生逻辑。然后,武小龙老师提出了城乡共生治理中的“渐进主义”,要继续加大加深“次第推开,循序渐进”的渐进改革逻辑;城乡治理中的“国家—农民”关系,从“资源汲取”到“资源输送”,意味着城乡治理正在出现新的转型;城乡共生治理中的“空间正义”,制度供给的同步性是空间正义形成的前提基础。
第二位做讲座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系的郝龙博士,他的讲座题目是“计算社会科学:数字化生活与社会研究方法创新”。郝龙老师谈到了计算社会科学通过将多样化的信息数据和数字化工具引入到社会研究之中,为提升量化研究的资料收集能力、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开辟出新的方法路径。然后,郝龙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计算社会科学的三种方法,包括大数据计算,社会仿真模拟和互联网实验。
第三位做讲座的是东南大学社会学系的钱霖亮副教授,他的讲座题目是“电商经济的时间制度与观念:以淘宝、天猫等阿里巴巴卖家为中心的讨论”。钱霖亮老师通过介绍上下架时间选择到7天螺旋刷单法,再到促销活动的赛马制,探究了电商平台的技术运作对卖家时间安排和观念的重要影响。对于电商卖家群体来说,信息技术对他们生意和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些影响并不脱离已有的社会和自然条件。一方面信息技术确实塑造了某些新的时间制度和观念;另一方面,它在对电商卖家产生作用的过程中又与现有社会当中的时间制度和观念发生联系。
第二阶段由东南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张晶晶副教授主持。第四位做讲座的是永利社会学系的胡亮副教授,他的讲座题目是“‘五湖四海’与‘地方主义’:袁文才与王佐事件中的土客矛盾”。胡亮老师根据文献和党史记载从地方社会的特征,党员的身份特征,土客矛盾的特点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袁文才与王佐事件的具体时间发展过程和社会意义。从对这一事件的分析中,胡亮老师分享了他对于这一问题的一些思考。
第五位做讲座的是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的刘莹博士,她的讲座题目是“‘专业性’的异化: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转型中的合法性重构研究”。刘莹老师通过对民族志资料的分析,谈到“专业性”话语在组织领导、员工与服务对象的共同参与下发生异化,非营利组织内部呈现多样性,不同类别组织选择不同改革策略与变迁路径,我们应关注不同主体对环境和组织策略的解释,在主体的互动中理解组织的变迁,关注与警惕制度环境和组织的变迁对公共服务供给带来的挑战。
第六位做讲座的是永利社会学系的周东洋博士。他的讲座题目是“出身与偏爱:师生互动的阶层差异与后果”。周东洋老师通过对CEPS基线调查数据的分析,呈现了师生互动水平的阶层差异的表现和影响。通过分析数据,周东洋老师认为,师生互动水平的阶层差异的表现说明在当前中国的初中学校,老师并不能平等或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师生互动所形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在中国当前的初中学校,师生互动的阶层差异是教育再生产和教育不平等的一种重要微观因素;要做到教育公平,首先要做到课堂上的公平。
每场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都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场老师、同学们都收获颇丰,并以热烈掌声感谢三校老师为众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薛孟春供稿)